集拼及进口分拨

2020-12-12 13:00 | 管理员 | 12人浏览

国际中转集拼业务是指经国际航线境外货物运抵中转港口后,经过拆箱再与所在港口其他出口货物按照需求重新组合装箱复运出境的一种港口物流业务。
五洲通达具有海关国际中转监管场所资质,可在口岸为客户提供申报、码头提箱、进口分拨、国际中转、装箱转运等操作。
国际中转集拼业务是全球主要港口进出口货运的主要模式之一,可带来航运业资金、物流、人才等要素高度集聚,极大提升港口资源配置能力。青岛自贸片区依托区关港联动机制,不断刷新国际中转集拼业务时效,持续推动口岸通关便利化。
前不久,一个装有机械设备、配件等货物的超高集装箱货柜从欧洲运抵青岛口岸,该货柜将在青岛中转发往日本东京、大阪、名古屋口岸。从舱单申报、码头提箱,再到出口申报、装箱集港,整个流程20个环节仅用不到24小时就全部顺利完成,刷新了青岛口岸国际中转集拼业务中转环节新时效。
青岛五洲通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石琳:今年4月,我们接到了客户关于国际中转业务的需求,在自贸区管委的大力支持下,与黄岛海关、招商局青岛公司一起抽调各自业务骨干组建专项小组,经过两个航次测试磨合后,该航次将原本需要7-10天中转的时效提升至3天完成,这个时效是目前全球任何国际中转港口都未能实现的。
黄岛海关口岸监管处副处长 马楠:通过企业库管系统与海关集拼管理系统联网,实现对货物进出集拼作业的全方位、智能化管理;同时发挥园区区港联动优势,货物通过园区与码头的快捷通道顺利进出,大幅提升中转集拼货物口岸物流效率。
国际中转集拼业务的体量及中转时效向来被视为衡量口岸国际枢纽功能及营商环境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此次国际中转集拼业务时效的刷新,是青岛口岸通关时效提升及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一个缩影,更是近年来黄岛海关在国际中转集拼业务“数智化”顺势监管的成果显现。
青岛自贸片区航运物流部(国际贸易部)业务主任 刘嘉琪:在海关、港口及物流企业的支持下,我们持续推进国际中转集拼业务的发展,不仅有助于拓展国际物流通道,推进物流提质增效降本,更为提升港口的资源配置能级、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奠定了坚实基础。